近年来,“幸福”成为了继“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之后的一大热门词汇,关注幸福成为各界的热门话题,高校对职工幸福的认识也提高到了一定高度。
所谓幸福,是指国民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主观感受,《现代汉语词典》诠释说,幸福是“(生活境遇)称心如意”。温总理在与网民交流时将“幸福”解释为“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幸福指数就是把主观幸福感作为一项指标,通过运用专门的测量工具去获得人们主观幸福感的数量化结果。
工会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工会组织更应发挥自身优势,以职工为本,把提升员工的幸福感作为落脚点和终极目标,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员工的根本利益,为提升员工幸福指数作出努力。目前,我校各级工会对怎样提升会员的幸福感也在不断的做出各项努力和举措。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理论认为,人的需求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发展。在最基本的生理需求满足后,人会追求安全需求,而最终的追求是得到社会的尊重和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当这一需求实现后,人的幸福感是最强烈的。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说:“幸福部分和社会制度有关、部分和个人心理相关。”图书馆分工会职工由于工作的性质,有其各种不同的需求,分析其需求的特点,将会更有助于工会更好地把握职工心理并采取适宜的方式去满足这些需求,从而提升会员幸福指数。
高校图书馆馆员有很高的精神需求,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这些需求包括受尊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对学校的归属和认同意志,处于一个有利于自己成长成才的优良环境当中等等。其中又以自我价值的实现最为重要。它表现为工作的满足、心态和情绪的愉悦,决定着馆员工作积极性、创造力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馆员们有着提升物质需求、改善福利待遇需。根据期望理,在工作中付出努力和劳动后,希望有良好的工作绩效,并能得到相应的奖励或物质回报,这是馆员希望提高待遇水平的内在动机。
工作环境是不是整洁、干净、亮丽、宁静、舒适,对于生活于其中的每一个人来说都很重要。
工作和生活都需要饱满的精神状态、健康的体魄,目前许多会员普遍存在亚健康状况,大家对健康的需求也很迫切。
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良好的人际关系会使人产生的心理愉悦感、安全感。
社会和用户对图书馆馆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馆员要提供原文服务,而且更加需要在原文基础上经过加工、分析、组织得到增值的知志产品,其中以参考咨询与专题服务为代表。高校图书馆掌握本学科前沿理论、提高科研能力、掌握教育与信息服务的技能和技巧、学习现代教育与信息服务理论,将成为多数馆员教育需求的重点。继续教育不仅仅是社会进步与发展对图书馆馆员的外在要求,更是馆员自身谋求职业发展的内在需要,使图书馆向学习型图书馆发展,服务向高层次的知志服务转变的必需。只有当馆员自己对用户需求的知志点清楚的情况下,才可能拿出好的知识服务产品。
南开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徐建华教授等人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关于当代图书馆员“快乐指数”问题,这是图书馆界首次运用心理测试手段,从实证的角度探求我国图书馆员的主观生活质量,第一次真实探寻图书馆员的心理状态和快乐感受,发现图书馆员的幸福指数不高。具体到我们图书馆的职工,目前能真正体验到职业幸福感的图书馆员相信也为数不多。图书馆这一行业既普通又特殊,普通是因为它只是社会千万职业中的一种,特殊是因为它具有独特的价值,它是一个为他人做嫁衣的职业,影响其幸福指数的因素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许多人认为图书馆员每天所从事的只是借还书这样一个意义不大的工作,人人都能胜任,无需多少文化知识就可“守好摊子”。图书馆不为人重视,相应的馆员也得不到尊重,使得馆员缺乏对行业的归属感和自豪感,这种心理状态必然引发消极的工作态度。一些偏见在不同程度上挫伤了馆员的职业自信,引发馆员屈尊感和失落感,影响到馆员的职业幸福指数。
部门内的一些工作单调重复,枯燥例行化,缺乏自主性,但工作量却很大,这种繁琐、重复和被动的低创造性工作,耗去馆员的大部分精力,却很难出成绩,这对馆员不能不说是一种压抑。久而久之,馆员会变得意志消沉失去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进而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幸福指数。
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惯例,图书馆内部难以根据不同馆员的特点、知识结构、兴趣爱好来安排工作,缺乏进修、培训、交流的机会,也缺乏显露个人才华的机会,更缺乏必要的成就激励机制。一般来说,人们都有成就动机,追求个人成功的价值,渴望在工作中得到应有的反馈。可是,现实生活中,图书馆的工作是极平凡的服务性工作,馆员的工作成就也难免带有模糊性、不确定性与延迟性。在这种情况下,馆员很难及时、全面地体验自己的成就感,他们会觉得工作没有奔头,前途渺茫,从而使自己无所适从,容易意志消沉,难以在工作中产生幸福感。
忽视“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部门内职责不清,奖惩不明,创新不足,没有形成竞争、激励机制,从而严重影响了会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内在潜能的充分发挥,另外,图书馆人才培训制度还不完善,继续教育没能得到足够重视,这样抑制了馆员的积极性和进取心。久而久之,馆员就只会以服从为天职,工作以自我为中心,容易推卸责任和消极应付工作,最终表现为职业失望和幸福感流失。
信息时代,人们对知识、信息的需求欲望空前高涨,对信息服务的形式、内容要求越来越高,对馆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它要求馆员必须是德才兼备的新型人才,必须“一专多能”,在学好本专业的基础上,至少要精通一门外语,熟练操作计算机,善于知识管理和组织。然而,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馆员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职称结构极不合理,其专业素质与信息时代的新要求有相当大的差距,这必然增加馆员的心理压力,以致产生紧张、焦虑、不安全感和挫折感,难以在工作中体验到幸福感。
另外心理学认为:要想获得幸福,首先要做到的就是降低自己的欲望,不要盲目攀比、追逐虚荣,要以知足的心态面对工作与生活。然而部分人逐渐迷失了职业方向,淡化了职业理念,产生“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对任何事情漠不关心、消极对待等不良情绪,这种心理状态必然影响到馆员的职业幸福指数。
由于影响会员幸福指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会员的需求也多元化,因此提高馆员职业幸福指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工会、行政和党组织各级层面采取有力的措施。
工会要帮助每个馆员了解自身,引导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价值取向等来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目标,明确将来努力的方向。围绕图书馆的年度目标,发挥大家的积极性。例如,在今后积极协助行政联合党总支将图书馆读书月活动系统的办起来,开办讲座、书展和各项图书馆活动,使图书馆每个部门动起来,充分发挥馆员个人才能,做好读书月的宣传和开展工作,使每个人在其中都找到自己的位置,为部门的发展贡献力量,也在工作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在工作中体验到生活的充实与乐趣。
另外工会也要发挥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职能,使本单位赋予会员更多的自主权和自由度,为馆员提供参与管理、进行决策的机会,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热爱图书馆,增加会员幸福感。
(二)努力营造和谐的组织环境,加强职工之家的软硬件建设工作
图书馆宽松、人性、和谐的支持环境对排解馆员消极的工作情绪、恢复自信心、提升职业幸福感很重要。在宽松和谐的图书馆文化环境中,馆员之间互相帮助、合作共事、互相交流心得体会、共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这有助于减少馆员工作压力,缓解身心疲惫,提高职业幸福感。为此,工会要应进一步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到实处、贯彻始终,平时经常主动关心馆员的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同时鼓励和倡导大家相互关心,相互体谅。遇到困难一起解决。满足职工对和谐的环境的需求,创造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
工会除了组织分工会成员参与学校文体活动外,需要根据本分工会情况组织具备自身特色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实施会员健康活动计划、坚持的课间做第九套广播体操,开办健康讲座、羽毛球比赛、拖拉机比赛、外出观光旅行、到校外参观学习交流等。这样既可以帮助馆员提升身体素质,排解消极的工作情绪,在活动过程中促进交流沟通,增强分工会凝聚力。
现代化图书馆的标志是服务信息化、馆藏多媒体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化、管理手段计算机化和工作人员知识专业化。为此,分工会要利用自身的优势,了解每个会员的专业需要,要积极协助馆里完善馆员培训,根据馆内各岗位要求和馆员的个体差异,为馆员提供各种形式的外出业务培训、学习、进修的机会,合理安排不同层次人员业务技能的再次“充电”,降低他们的焦虑心理,帮助组织一些趣味技能比赛,在馆员学到更多的新知识的同时,增强他们对图书馆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提高职业幸福感。
[1]作者简介:北京物资学院图书馆分工会主席,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