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集工作稳定、社会地位较高、工作时间相对自由、每年的带薪年假超长等等令人羡慕的职场人的高期望值于一身,已经跻身于中国最令人羡慕的十大职业前五之内。毋容置疑,高校教师是职场上的“香饽饽”,近年来,没有博士学位恐怕连三本院校都进不去,211、985的院校,以海外著名大学的博士头衔作为敲门砖也未必进得去,由于门槛太高,高校的围墙越发显得高不可测,那么围墙里的人们快乐吗?幸福吗?
近年来,高校教师幸福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大量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其进行研究:江西财经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的漆莉莉等在2009年《江西高校教师幸福指数的测度与分析》一文中利用模糊综合评价,对江西高校教师幸福指数进行测度和统计检验。研究发现:江西高校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年龄和教学年限对幸福指数的影响不显著;收入的增加与幸福指数之间并非呈正比例关系;学历与教师幸福指数呈正相关;职称对教师的幸福指数有一定的影响。并从减少高校教师性别差异、收入差异、学历差异、职称差异等四个方面提出提高教师幸福指数的相关建议。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的王凤娟等2012年在《高校教师幸福感研究综述》中指出:高校教师幸福感就是指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感受职业内在的尊严与欢乐,自由实现职业理想,发挥潜能,实现自身专业成长和各方面和谐发展的持续的心理上的快乐体验,文章从人口统计学变量(包括年龄、性别、教龄、婚姻状况、职称、学历、学科、薪资待遇、工作任务、高校类型、职务等)、教师内部因素(包括身心健康、人格特征、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工作情感等)、外部因素(包括社会支持、人际关系、工作压力、高校管理制度、工作环境等)三个方面介绍了高校教师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并指出社会支持、自我效能与应对方式、职称、人际关系、薪资待遇五个维度是影响高校教师幸福感的关键指标,并针对高校教师普遍存在的幸福感缺失提出了建议。
以上研究表明,高校教师的幸福问题,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问题,而是关涉教育本身意义实现的重要问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本文将结合我校实际,分析影响我校教师幸福感的几个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
我校是普通全日制高校,北京市直属院校,以财经类专业为主,属于以北京为主的高考学子们乐于申报的热门学校之一,生源一直很好,学校规模适中,教学环境、学术环境、办公设施环境、图书馆设施环境、研究实验室环境等工作环境良好,教师住房、工资等待遇相对不错,近年来学校不断提出教师挂职锻炼、出国培训等提升教师自身能力及水平的一系列举措,身为物资学院的教师还是比较幸福的,但是还存在一些造成我校教师幸福感缺失的问题。
首先,职称问题。一年一度的职称评审,对大多数的教师而言都是一种痛苦的洗礼。近年来我校连续招聘博士生入职,这段时间正是他们出成果的黄金时间,而多年来我校还遗留了一些没有评上职称的老教师,尽管学校加强了教师职称评定的制度管理,在职称的评聘过程中也切实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保证了职称评聘的规范、有序进行,但由于名额的限制,使得竞争日趋白热化,申报教授的压力又高于申报副教授的压力,连续申报四、五次无果的不在少数,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幸福感,更影响学校的人才工作及未来的发展。建议学校是否可以考虑评聘结合的办法,再加上学校加快申报博士点的步伐,相信职称问题将在不久的将来,不再有“瓶颈”。
其次,女教师的幸福感普遍低于男教师。首先,女教师在承担与男教师同样的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同时,在生育、教育小孩和承担家务方面比男教师更多,休闲娱乐时间少,业余生活单调。其次婚姻问题也很困扰女教师,随着门槛学历的越来越高,青年教师全是博士、博士后,女博士们的婚恋问题凸显,我校也不例外,由于生活圈子过于狭窄,再加上自身条件的优越,使得一些女博士到了婚嫁年龄却依然单身。另外,现今社会离婚率很高,我校离婚女教师的再婚问题相比未婚大龄女青年则更难上再难,几乎所有人还要独自抚养孩子,生活压力很大。没有家庭作为避风的港湾,这些单身女教师的幸福感很低。建议学校多组织与其他高校或者机关事业单位的联谊活动,为他们搭建交往的平台。第三,近年来我校的青年已婚女教师,孩子大多到了入托的年龄,在北京市公立幼儿园资源短缺的大环境下,一些女教师选择私立幼儿园,或是到市内租房解决孩子入托问题,这样给他们增加了额外的经济负担,导致生活幸福感下降。
第三,工作压力造成职业倦怠。国内外相关研究得出教师属于高压力职业的结论,国外研究还表明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职业倦怠包括情绪衰竭、低个人成就感、去个性化,职业倦怠作为一种隐性的职业伤害,会给高校教师及社会带来负面影响。职业倦怠所引发的教师身心健康问题日益引起国人重视。近年来,我校教师大概都有这种感觉:学生越来越难教了!上课出勤率很低,来听课的学生也大多干自己的事情,面对这种情景,很多教师感到很茫然,于是有生源质量越来越差说;有学风日下说;一些教师甚至不愿走进教室,面对寥寥无几的学生,面对对讲课内容毫无反应的学生,一些教师感到自己很失败,情绪很低落,再加上职称、科研任务等压力,造成个人成就感很低,职业倦怠越来越强烈。建议教师要转变心态,更要改变教学方式和方法,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多采用互动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情绪,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得到学生的认同是每个教师心中最渴望的,这是催化剂,会鼓励教师更多地去钻研所讲授的专业知识,这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能够进入这样的良性循环,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才会真正体会得到。
综上,如果在职称、女教工、职业倦怠等方面,学校和教师本人都能够有所为,一定会使我校教师的幸福感得到进一步提升。
[1]作者简介: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分工会主席,副教授。